反腐倡廉,关乎国家繁荣发展,也是对于净化社会肌体的一种手段。
18大以来,老虎苍蝇一起打,一直是我们的基本政策,对于反腐败工作也毫不松懈,对腐败分子的惩治一直处于高压态势。
谁能想到,那些表面上喊着为人民谋利益的官员,私底下却干着肮脏的权色交易,完全违背了曾经的那份初心。
(资料图)
5月19日晚,就在临下班前,一名本该去年退休的金融系统高级领导,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目前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。
他就是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、副行长周清玉。
令人可笑的是,还有2月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了,他却偏偏成为今年被查的第21个中管干部。
这就叫晚节不保。
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,此前周清玉曾担任中央第三巡视组副组长,这是何其讽刺?
结果,去抓贪污犯的人反而贪污了,天天喊着反腐的人,自己私底下却成为让人民群众深恶痛疾的腐败分子。
我们先来梳理一下,“大贪官”周清玉的政治履历吧。
根据公开资料显示,周清玉今年61岁,出生于1962年9月,河南罗山县人,硕士学位,高级经济师,此前曾任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委员、副行长。
从参加工作,他就在农行系统工作,能力突出且勤奋努力。
在40岁那年,就成为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行长,国有银行地方分行的一把手,可谓位高权重。
之后周清玉的升迁进入快车道,几乎一年有一个变化,一直在农行系统辗转腾挪,直到2011年他离开农行,被调往国家开发银行担任纪委书记。
5年后,也就是2015年,周清玉还曾担任过中央第三巡视组副组长,可见组织对他的信任有多高,只可惜最终还是被他辜负了。
此后,他被提拔为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委员、副行长,直到昨晚被抓。
国家开发银行,是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,是中国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、中长期信贷银行和债券银行。
事实上,周清玉并不是国开行第一个被查的高级官员。
此前,国开行河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、行长王卫军,国开行河南分行高级专家普浩,国开行信息科技部高级专家滕光进,国开行河南分行原党委书记、行长傅小东,国开行湖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、行长林放,国开行海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、行长徐伟华、国开行新疆分行原党委书记、行长饶国平等多人被查。
不得不说,这是国开行系统内的塌方式腐败事件,拔出萝卜带出泥,这一系列腐败案件触目惊心,值得整个社会反思和警醒。
而且,周清玉外表看上去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,像玉一样清澈见底,但是心却比碳还黑,结果让人大跌眼镜。
有网友觉得“反腐倡廉,任重道远”,确实如此。
事实上,很多官员一开始也为奔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做事,只是后来随着自己的官位越做越大,渐渐迷失了本心,滋生出贪腐的种子,走向了廉政勤政的反面,令人唏嘘。
莫伸手,伸手必被捉。
金融领域事关百姓钱袋子,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繁荣稳定,必须加倍重视干部廉洁问题,有腐必反,有贪必抓。
同时,也有一个问题产生,整治贪污腐败常抓不懈,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是屡禁不止?
在我看来,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:
1、权力过于集中。
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句名言“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”,手中掌握的权力太集中,就很容易只手遮天,干着欺上瞒下的勾当。
2、贪污腐败犯罪成本太低。
判死缓的全减刑,该判死刑的判死缓,久而久之反腐就会成为“口号”。
3、资产转移渠道太多。
要严资产外流关,杜绝腐败分子家人转移到国外去消费享受,把流失到国外的资产全部追缴,看谁还敢贪污?
其实,最根本的还是要清除产生贪腐的土壤和条件,使其难以滋生。
同时推进公职人员,财产定期申报制度,使其做到透明化、标准化、制度化,建立一个真正的廉洁高效政府。
总之,反腐永远都要在路上。
标签:
5月19晚,中央纪委紧急通报,巡视组组长、北京“大老虎”落马,贪腐,贪污,国开行,大老虎,北京市,中央纪委...
在逆水寒手游中会有很所有趣的玩法,采集玩法就是其中之一,采集玩法包括采摘、挖矿、钓鱼等,玩家可以在不
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,5月21日天然气(升达子洲)价格出现异动: 升达子洲天然气5月21日已跌至3810 00元
赛福天:关于公司对外投资收购股权的公告
新闻发布会预告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将于2023年5月22日(周一)15时举行“八八战略”实施20周年...